修改時間:2016-08-10 09:21:18 瀏覽次數:6134次
導語:柳傳志和他的家族似乎總能站在時代的前沿。
他常被人稱為“大佬”“教父”或“商業領袖”;他是馬云口中的“中國企業家的楷模”和“偶像”;他被王健林稱為“大哥”,王在多個場合不吝表達對他的尊敬和欣賞;雷軍把他稱作“傳奇”、“旗幟”和“教父”,并坦言自己在他的“感召下,激勵下,指導下一步一步成長”。
2016年的福布斯財富榜中,中國大陸的億萬富翁有251人,但72歲的柳傳志顯得與眾不同。時代周報記者梳理財務數據獲悉,目前,聯想控股(03396)市值約為447億港元,聯想集團(00992)市值約為600億港元。截至2015年12月31日,柳傳志在前者的持股比例為2.88%,后者的持股比例為0.03%,粗略估算,柳傳志的身家約為13億港元,這一身家排在富豪榜的200名開外,但這顯然不能反映柳傳志在商業江湖中的地位。
他是改革開放的第一代弄潮兒,見證了中國30年來的經濟騰飛,也成就了聯想這個中國崛起之路上最精彩的商業故事。他一手培養了楊元慶、郭為、朱立南、趙令歡、陳紹鵬等一眾“門徒”,而這些人在當今的商業江湖中均已獨擋一面。
更重要的是,他和他的家族似乎總能站在時代的前沿。從改革開放之初,柳傳志從鄧小平南巡的風向中,預感到“干大事的時候到了”,于是告別了中科院穩定的日子,決心在中關村開始摸索創業;到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支持楊元慶等聯想集團管理層,在激烈的反對聲中并購了國際IT巨頭IBM的PC業務;再到當下聯想控股的投資控股公司大生態,每次布局,均體現了柳傳志精準的商業眼光。與此同時,在分享經濟時代,滴滴、Uber和神州租車以及神州租車,都注入了柳氏基因,成為專車大戰中的贏家。
“他是一個走一步能看50年的人。”一位接近柳傳志的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如是說。實際上,從1984年,40歲的柳傳志創業開始,在他之前中關村早有名氣更甚的“兩通兩海”,在他之后亦有很多的后起之秀,但柳傳志一步步成為“大佬”絕非偶然。時代周報記者梳理柳氏及其聯想帝國的發展歷程,試圖揭示柳傳志成為大佬的原因和柳氏商業帝國的未來。
成為大佬
2013年,陳可辛導演的一部《中國合伙人》火遍全中國。30年的時代洪流,一代人的“中國夢”,融進了短短的90分鐘中,不少人被其中的熱血和情懷所打動。有意思的是,該影片的片尾,在一首羅大佑的《光陰的故事》中,精心鋪陳了一系列向一眾商界領袖致敬的鏡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柳傳志,而后馬云、俞敏洪、徐小平、馮侖等身影亦悉數出現。
1984年,被稱之為中國現代公司的元年。這一年,張瑞敏、柳傳志、王石、李經緯、潘寧、牟其中等人紛紛創業,成為商海第一代的弄潮兒。
獨特的時代背景,創辦企業的歷程,以及在商界的地位,讓柳傳志被公認為企業家教父,這也與他處事圓融、“很會為人”的風格密切相關,也使得柳傳志經營聯想的價值觀和方法論成為值得研究的案例。
在聯想控股的主頁上,有柳傳志早在10多年前制訂的企業發展愿景:我們希望能夠以自己的努力實現“產業報國”的心愿,希望做一個“值得信賴并受人尊重”的公司,希望在“多個行業擁有領先企業”,還希望能夠有“國際影響力”。
過去三十年,理想主義的情懷一直在大大小小不同場合里,被柳傳志多次講起。
20世紀90年代初,聯想提出三條愿景:聯想要做一個長久的公司,要做百年老字號,不急于一下子很出名,利潤很高,然后就垮了,這是第一條最重要的愿景;第二是要做一個有規模的公司,要有國際化的市場地位;第三是要做個高技術的公司,不想什么賺錢做什么。
2008年,聯想首次進入世界500強榜單,這在中國民營企業里還是第一家。多數中國企業對于列入這一榜單,有著非常狂熱的熱忱和追求,其象征意義甚至超過企業成功本身。
據了解,柳傳志曾先后擔任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八屆和第九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在商界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可見一斑。
柳傳志有3個企業家圈子,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北京中關村企業家顧問委員會和泰山會,柳傳志除了聯想控股的公司群之外,最常互動的微信群便是這三個和柳氏家庭的微信圈。
去年7月7日,在北京舉行的聯想控股上市主題活動上,柳傳志把這3個圈子的企業家朋友悉數請至,出席的企業家包括馬云、王健林、劉永好、馬蔚華、俞敏洪、雷軍等人,他們掌控的資產規模超過了兩萬億元。這場豪門盛宴被稱為史上最貴的慶功宴。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財務數據獲悉,目前,聯想控股市值約為447億港元,聯想集團市值約為600億港元。截至2015年12月31日,柳傳志在前者的持股比例為2.88%,后者的持股比例為0.03%,粗略估算下來,柳傳志的身家約為13億港元。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成功在紐交所敲鐘。馬云一舉成為中國首富。目前,阿里巴巴市值約為2110億美元,按照持股7.8%計算,馬云的身家約在1100億元人民幣。曾有人指出,柳傳志的身家甚至不到馬云的百分之一,為何卻如此受其尊重,并被認為是一個時代的象征。
在那場“豪門盛宴”上,馬云毫無避諱,直言柳傳志是中國企業家的楷模,亦是自己的偶像。“柳傳志在心力、腦力和體力上兼具三方面的優勢。”馬云甚至透露,聯想創業史《基業長青》是其最早閱讀的管理學入門書籍。
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則表示,從老柳這幾十年的為人,從聯想產業的布局和他的未來,現金流各方面考慮,我覺得他們是能夠成為百年老店的。
雷軍與柳傳志的一段淵源鮮為外界所知。出生于1969年的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從22歲進入金山,一直工作到38歲,整整16個年頭,其間完成了金山的IPO上市工作。但在其28歲上任金山軟件CEO的時候,曾遇到“前有狼后有虎”的困境差點關門。而正是1998年聯想向金山投資的450萬美元幫助其走出了陰影。
子女與門徒
2016年8月,注定會成為中國互聯網經濟的一個節點。在這個夏天,滴滴和Uber中國從對抗走向合作,類似的戲碼在中國的互聯網領域已經多次發生,但因為柳氏家族的出現,這場商戰多了幾分宿命感。柳甄輸給了堂姐柳青,柳青和柳傳志之間的父女對決,都成為媒體極力渲染的主題。
對于柳青和侄女柳甄分別在滴滴和UBER中國出任要職,柳傳志曾表示,這是她們自己的事業選擇,“跟我一點關系都沒有”。
然而,準確點說,雖然柳青和柳甄在滴滴和Uber中國里身居要職,但是聯想系真正擁有股權的是神州租車和神州專車。截至目前,聯想系持有神州租車和神州專車23.59%和2.45%的股權,而且在神州系壯大的過程中聯想一直扮演著關鍵角色。
聯想早年,柳傳志便定下了“鐵規”,子女不能進入聯想工作。也許正是由于這一鐵規,使得以柳青和柳甄為代表的柳二代才得以在聯想系之外的領域大放光彩。
柳青“天才”的故事早已為人熟知,哈佛碩士畢業,而后憑借自身努力晉升為高盛亞洲區董事總經理,成為這家百年投行歷史上最年輕的董事總經理。2014年,柳青加盟滴滴出任首席運營官,2015年2月升任滴滴總裁。很多人只聽說過柳青,但其實柳傳志與妻子還育有一子。與妹妹一樣主學計算機專業,出生于1970年的柳林,畢業后繼續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其比任何一位家庭成員更加低調,目前在獨立操作投資業務。
對于子女不進公司的“鐵規”,柳傳志曾經有過一番解釋,是出于自己子女進公司后不好管理或對其他員工不公平的擔憂。“柳林和柳青都是主學計算機專業,回國后發現,在中國這一行不是聯想的供應商、上下游,就是競爭對手,根本沒地兒待。好在后來他們很高興地進入了其他領域,干得也不錯,所以也挺好的。”
對于一手創立的聯想,柳傳志身上并沒有大多數民營企業家根深蒂固的帝王情結,反而是想把聯想最終打造成“沒有家族的家族企業”。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聯想不是柳傳志自家人的家族企業,而是“柳派門生”傳承的家族企業,由柳傳志一手栽培、歷經考驗、獲得認可的門徒傳承。幸運的是,柳傳志找到了合適的接班人。這其中,便誕生了楊元慶、郭為、朱立南、趙令歡、陳紹鵬等一眾名將。
2000年,在柳傳志的主導下,如日中天的聯想一分為二,楊元慶接過了最核心的PC業務這面大旗,其中包括當時80%的業務收入;郭為的神州數碼,則分走了IT服務業務。上述兩人,都是柳傳志一手培養的愛將。
據熟悉聯想歷史的內部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描述,楊元慶早年從最基層的銷售做起,是位銷售奇才,表面看似頗為內斂,實際上出手極為敏捷,幫助聯想電腦在國內市場激烈的競爭中,斬殺無數國內外同行。郭為則擅長出奇制勝,“人類沒有聯想,世界將會怎樣”這句出名的廣告詞,便是出于郭為之手。而楊元慶在會用人之外,更大的智慧在于對戰略上的思考和布局。
難聽點講,制造業其實是毛巾擰水的行業,利潤要一點一滴地擰出來。在完成聯想分拆的時刻,多元化布局成為柳傳志心頭的另一件大事。于是,聯想控股應運而生。對于柳傳志而言,聯想控股的成立,是未雨綢繆,對未來先下的布局,一點不亞于分拆的意義。
看準以后,就要提前布局人才。
協助柳傳志一手主導聯想集團和神州數碼分拆的朱立南,被柳傳志評價為“具有廣闊的視野和很強的學習能力,是一位出色的帥才,不但領導著君聯資本,也成為了聯想控股的總裁。趙令歡則執掌了聯想控股旗下的弘毅投資。另一名大將陳紹鵬,在聯想集團各個新興市場歷經鍛煉后,加入聯想控股現代農業與食品領域的投資。
目前,楊元慶持有聯想集團6.05%的股份,朱立南在聯想控股持股2.03%,趙令歡在聯想集團持股0.02%。
柳傳志旗下,這些目前已在各個領域獨當一面的門徒,每年春節都會到柳傳志家中聚會,推杯換盞,一醉方休。
目前,柳傳志擔任聯想控股董事長,但無須參與具體決策,他把總司令的位置交給了總裁朱立南。在處理重大關鍵問題時才與聯想控股執行委員會共同討論決策。
2015年,在聯想控股完成上市后,柳傳志曾袒露這番心聲:“聯想發祥于科技沃土北京中關村,而其股東中國科學院則是高瞻遠矚的開明婆婆。在政府各部門的支持下,科學院由1984年100%的全資,經過兩次減持,現在上市后占有29%的股份。一路走下來,它讓創業者、管理層、企業員工當了主人,讓主人全心全意地策劃企業的發展,分享勞動果實。”
未到謝幕時
72歲的柳傳志有過退休的傳言,但作為聯想商業帝國的靈魂人物,柳傳志仍未到謝幕的時候。
過去連續三年中,在全球個人電腦市場,聯想持續保持冠軍的位置,市場份額達到21%的歷史新高。去年一年,平板電腦銷量近1100萬臺,增速超越大市,鞏固了全球第三的地位。
聯想集團作為一家成立超過30年的企業,16年前就已經從個人電腦行業最后一名成長為國內首屈一指的企業,但2000年當聯想電腦走向國內高峰的時候,柳傳志心里便開始憂心忡忡。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其確立了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的基本發展原則。
聯想集團乃至全球PC市場近年來的表現亦印證了柳傳志的先見和判斷。截至今年3月底的2015財年,聯想集團全年收入為449億美元,同比減少3%,凈虧損為1.28億美元,而2014財年凈利潤為8.29億美元。作為集團的主要收入來源,聯想PC業務的收入受到了全球PC市場不景氣的強烈影響,去年全球PC市場下滑12%,聯想則下滑6%。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財報數據獲發現,2015財年,聯想集團移動業務的總收入同比上升7%至97.79億美元,營收貢獻約為22%,除稅前經營虧損則錄得4.69億美元,除稅前溢利率為負4.8%。同時,聯想全球智能手機售出6600萬部,銷量同比下跌13%,主要受中國和北美洲的表現下滑所致。聯想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同比下跌1.1個百分點至4.6%。
由于聯想手機業績不理想,同時在轉型互聯網的過程當中沒有踩準腳步,聯想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元慶也被認為需要承擔主要責任。
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在2016聯想春節聯歡會上,柳傳志就曾坦言道:“由于技術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使得聯想現在所在行業的主要業務—PC業務的規模實際被壓縮,而聯想集團的新業務,手機、服務器、互聯網服務等,和我們自己的當量,和社會地位相比,尚不匹配。”
柳傳志表態,楊元慶也是一個不認輸的人,會努力工作,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并存。聯想控股能做的事情就是把業務努力發展好,使得更好地支持楊元慶,讓他們能夠冒更大的風險去創新去改革。
過去15年里,科學技術、商業模式發生巨變,聯想控股在努力消化變化和學習適應形勢。總結下來,柳傳志在過去15年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把取得階段性成功的個人電腦業務交接給楊元慶;二是與朱立南在風險投資領域打拼,并將聯想控股拓展至金融、現代服務、農業與食品等多元化業務,終于在去年6月底登陸港交所。
柳傳志自曝,聯想控股上市3個月其一直按兵不動,認真研究形勢,“在學習、在研究戰略戰術,始終在沙盤上反復演練”。
以投資控股公司的模式上市比較創新,業界將這種模式概括為“投資+”:聯想控股旗下投資的都是獨立的法人,管理權、所有權都在子公司,母公司聯想控股進行戰略管控和資源協同,為旗下公司打造發展的內部、外部環境。
目前,聯想控股采用“戰略投資+財務投資”雙輪業務協同驅動的商業模式,兩者的區別是參與深度、資源來源、投資回報及持有期限等方面。其中,戰略投資包括 IT 類的聯想集團;金融服務類的正奇金融、拉卡拉、君創租賃、漢口銀行、聯合保險、蘇州信托和翼龍貸;現代服務類的神州租車、拜博口腔、增益供應鏈、安信頤和、時趣互動、尋醫問藥;農業與食品類的佳沃、豐聯、云農場、酒便利、KB食品集團;房地產類的融科智地;化工與能源材料類的聯泓和星恒電源。財務投資包括天使創投聯想之星、風險投資君聯資本、私募股權投資弘毅投資。
對柳傳志來說,聯想控股其實是想在其他多個領域里都找到一個新的“聯想集團”,甚至是新的獨角獸。
今年4月份,聯想控股拿出了上市后第一份成績單, 2015年度總營收為3098億元,同比增長7%;凈利潤為46.59億元,同比增長12%。
聯想控股的整體上市被視為柳傳志的最后一役,但在柳傳志眼里,“自己的使命尚未收官”,其所希望的上市“成功”不只是成功募資,而是讓投資人得到相對滿意的回報。
柳傳志坦言,目前趕上資本市場大勢不算好,最起碼要把這個階段走過去,能夠讓投資人都感到比較滿意,才算是收官收完了,到那時,他便可以開始自己的安排。柳傳志期待那時的自己,用百分之二三十的時間去了解企業的狀況,其他時間則體育鍛煉、多看看閑書、聽聽有聲讀物,盡情享受人生。(來源:時代周報)